北京商报 | Beijing Business Today

三季度证金持股银行现“减法”

北京商报讯(记者 程维妙)在今年一、二季度对银行股份普遍“做加法”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金公司”),三季度对个别银行做了“减法”。据目前已公开的银行三季度财报,证金公司减持平安银行9006.19万股。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证金公司增减持操作的一个重要逻辑是稳定市场,而并非因企业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不必把减持看得太过恐怖。

每逢业绩披露期,作为投资一大风向标,“国家队”对企业的增减持动作总会受到关注。据平安银行日前披露的2017年三季度财报,证金公司三季度减持平安银行股份9006.19万股,占总股本的0.53%,减持后占比2.69%。在今年二季度,证金公司曾增持平安银行7286.32万股。但时间再拉长来看,2016年上半年,证金公司也曾连续两个季度小幅减持平安银行股份。

另据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一降一升”,营收为798.33亿元,同比下滑2.6%;净利润191.53亿元,同比增长2.32%。由于平安银行是首份披露三季报的银行,目前尚不知证金公司在三季度是否对其他银行有减持动作。

回顾此前情况,今年一、二季度,证金公司在银行业布局积极,一季度除中行、农行、光大银行外,包括工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在内的13家银行均获增持;二季度证金公司更是开启“买买买”模式,15家银行获得增持,其中民生、浦发、兴业银行被增持股份都超过1亿股。有业内人士称,今年二季度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在二级市场走出了一波强劲的上攻行情,涨幅可观,这其中证金公司的大举增持操作可谓功不可没。

可对比的数据是,2016年三季度,证金公司曾对包括五大行在内的银行股集中减持。彼时银行业普遍受息差收窄和不良抬升影响,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

“国家队”增减持股权的操作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是否与银行业绩有关?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证金公司对企业增持,主要目的是稳定市场。据了解,证金公司原本是配合券商两融业务顺利开展的政策性公司,2011年注册成立时主要提供转融通服务。和“救市”二字挂钩是在2015年夏天的股灾中,证金公司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加至1000亿元,并获得央行再贷款和17家商业银行贷款和授信规模累计超过2万亿元。除了以“证金公司”的名义直接入市买股票之外,证金公司还委托10家公募基金成立资管计划,为A股走出股灾恢复相对平稳的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证金公司对个股也会有调仓的动作。

“证金公司对企业增减持的背后,稳定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逻辑,也有可能是调仓的原因,而不是出于企业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做出的决定。”李大霄进一步指出,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整体业绩和前景还是不错的,被投资或减持,也都是基于不错的基本面。“不要把减持看得太过恐怖。”李大霄说道。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历史经验表明,证金、社保及险资等“国家队”增持股票或具有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或基于对市场中长期前景的乐观判断。鉴于银行的核心板块地位,增持是为了防止波动加剧,对稳定市场极为重要。且业绩较优的公司并不缺乏资金进入,证金公司减持之后依然会有其他资金接手。大部分被证金公司减持的股票,在消息公布之后走势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太多领先大盘下跌的例子。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