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 Beijing Business Today

京城文化商圈踏上升级路

3

身怀数百年历史积淀的隆福寺和前门大街,如今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伙伴”。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政府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有包括故宫博物院近现代文物博物馆、故宫文创馆等项目出现在隆福寺、前门大街上。在不久的将来,隆福寺、前门又将为北京的文化商圈添上一抹新的色彩。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如今的北京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商圈,文化在赋予商圈新内涵的同时,商圈也给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1

商圈牵手故宫谋突破

根据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政府正式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隆福寺、前门等地区开办故宫博物院近现代文物博物馆(暂定名)、故宫大讲堂,开设冰窖餐厅、故宫文创馆、故宫文化数字多媒体展览、非遗项目(宫廷造办处42个作坊)展示、紫禁书院、故宫书店等。

近些年故宫博物院做了一系列改革与突破,线上以内容“圈粉”,瞄准新消费、拓宽电商渠道;线下则通过与不同区域达成战略合作的方式,拓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扩围之路。而从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开门迎客,到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只要有“故宫”二字出现的地方,就必然会吸睛无数。

对于此次与东城区达成的战略合作,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长期以来近现代文物在故宫建筑群很难得到展示,目前故宫保存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就有6000多件,齐白石作品便有400多件,通过开办近现代博物馆、文创馆等举措,则希望让故宫文化实现“社区化”,让更多文物、数字化博物管成果走出紫禁城红墙,走进大众。

在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看来,故宫博物院在走出紫禁城,让更多受众看到珍贵文物、藏品,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用“故宫”两个字背后的品牌力,为所到之处引来新的发展机遇。

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随着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政府达成合作,作为主要合作地区的前门和隆福寺也受到较高的关注。作为知名的传统商圈,前门和隆福寺地区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较为繁华的商贸区和商业性庙会及集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现代商圈相继出现,使得前门和隆福寺两个传统商圈面临更多的竞争。面对该情况,前门和隆福寺纷纷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转型计划,且不约而同地选择强化自身的文化气息。

以前门地区为例,前门大街曾在十年前重新进行改造,并以步行街的形态、灰砖青瓦等建筑呈现出清末民初的古都风貌。随后在2013年,前门商业区宣布转型升级,并提出“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此外在2015年,前门大街还透露了前门非遗博览园的规划,再现民俗文化。与此同时,隆福寺地区也在文化商圈的转型中不断布局,并在2016年宣布向体现北京城市风貌特色的“首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街区”的方向发展,其中作为隆福寺地区改造项目首期工程的隆福大厦,则改造转型为文创商务综合体。

对于此次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的合作主要落户在前门和隆福寺地区,张京成认为,“前门、隆福寺这两个传统商圈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背景,本身已经拥有一定的文化气息,所以选择打‘文化’这手牌正契合该地区的发展,而此次故宫的入驻则意味着商业进一步加强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借助故宫丰富的馆藏资源,能使前门和隆福寺地区拥有更强的文化基因”。

除此以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故宫的相关项目在前门和隆福寺地区落户后,能够提升该地区的文创产业发展水平、产品创意能力,同时还能扩大消费,且鉴于故宫的影响力,也能对其他文化机构产生一些触动,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文化资源在该地区集聚。

文化商圈初具规模

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拥有着故宫博物院、天坛、颐和园等大量名胜古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今天的北京,在坚持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在用新的方式构建着属于当下的文化生态。

公开资料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资源进入、根植于北京的同时,庞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也在孕育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商圈悄然兴起。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既有遍布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以国字头文化场所为代表的长安街核心圈,也有话剧、演出不断的东四剧场圈、首体演出圈、天桥演艺圈,同时还有比赛、演唱会交替上演调动观众热情的工体潮流圈、“鸟巢”休闲圈、五棵松文体圈,而以古玩、特色文化,或是汇聚各类艺术形式为特色的潘家园古玩圈、南锣文艺圈、798新锐圈也都包含在内。

在从业者看来,近年来,北京的文化消费市场已逐渐从音乐、戏剧、绘画等文艺领域,扩展到了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时尚、运动、影视、动漫等生活领域,相关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背后的推动者,则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质的日益富裕,转而开始追求内在层面的新中产群体。公开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国的新中产群体约有3.2亿人,2022年更将达到4.8亿人。驱动“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的要素,正是这种蕴藏在新中产群体中内在的精神渴望。

基因融合促消费升级

当下商业发展与文化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之一,不仅在商圈内举办各式文化活动的事件不断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特色文化产品走进商圈。

在张京成看来,将商业基因与文化基因相融合是消费升级的一个切入点,“如今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不光只是看该产品的使用价值,还会注重体验精神价值,因此文化商圈的建设是实现消费升级的正确路径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下商圈若想单独依靠物质产品的买卖难以形成自身的竞争力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通过加深与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多精神层面的体验,还能够让自身与其他商圈之间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现已明确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且在“十三五”时期北京市首次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以加快落实新时期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文化商圈的出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化在赋予商圈新内涵的同时,商圈也在给予文化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文 张彬/制表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