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洪亮:将艺术心理疗愈引入青少年教育

北京商报讯(记者 隋永刚)“在疫情的影响下,艺术在人的心理疗愈方面应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在今年的两会上首次提出艺术心理学的议案,将艺术引入到青少年学生教育和民众心理健康引导。

就在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根据《方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符合规定的门诊康复医疗费用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吴洪亮看来,这是一项温暖的举措,颁布的非常及时和必要。

吴洪亮长期从事艺术研究及策展工作,职业属性使然,他一直关注艺术对大众心理方面的影响,他觉得,特别是对于儿童的心理需求,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心智没有完全的成熟,不能像成人一样去交流,在遇到大的外部冲击之下,灾难对他们的心理损害会很大,如何走出灾难造成的心理阴影,艺术可以用特有的感染力、表现力去帮助他们。”

“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如绘画心理治疗的相关内容,让青少年学会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来抒发、转换情绪,增强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借助高校通识课增加艺术心理学的内容,在高等美术院校,增加艺术心理学跨学科的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之中。”吴洪亮说。

对于大众而言,艺术可以通过与公共艺术、虚拟世界的结合,去影响公众,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智慧和面对那些不可预知的意外。

在国外策展期间,吴洪亮非常关注以家庭、自然灾害为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使得他对国内的公共艺术有了更多的期望。“艺术家可以在火车站、街道路口等城市的角落,创作公共艺术主题的作品,用作品中深刻的艺术洞察力为大家心理和身体服务,让观者获到客观、理性的心理思考。”吴洪亮表示。

虚拟世界的APP软件、宽带设备等科技元素,为当下的艺术展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吴洪亮策展的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体现了他在科技与艺术心理学上方面的探索。展览的国内展正在嘉德艺术中心展出,展厅的空间节奏如同一幅中国画的立体长卷。吴洪亮希望通过展览中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两条线索,营造一段让观者回归本心的路径。

艺术是精神的产物,由生活而来,并为大众所欣赏,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当代艺术,艺术家要有更公益化的方式来体现艺术的社会功能,提示、帮助更多的人群。”吴洪亮表示。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