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仅需几十元,年轻人第一份长期重疾险来啦!
蹦迪时穿护膝、啤酒加枸杞、熬夜敷面膜,这种一边肆意挥洒青春一边自救的“朋克养生”正是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写照。近年来,“脆皮”“养生”等词条频上热搜,引发了不少年轻人的健康焦虑,忧患意识让年轻人开始“拥抱”保险。
不过,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橱窗里的光鲜亮丽与口袋里的叮当作响,合奏着都市生存的二重奏。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投保需求,腾讯微保联合太保健康推出了极易上车的重疾险产品“百万重疾险(长期版)”。该产品在长期重疾险中采用了自然费率定价,降低了投保保费门槛,能够让年轻消费者以更低的入门保费获得高保额重疾和中长期保障。30岁左右主力的投保人群,首年保费仅需要六百元左右。目前,该产品已经在腾讯微保小程序上线。
重疾险需求迫切
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与紊乱的生活作息正悄然侵蚀青年群体的健康防线,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甚至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20-29岁的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
自嘲“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背后,实则是年轻人健康风险意识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商业健康险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一直以来,长期重疾险是健康险界的明星产品,每年缴纳固定保费,可保障未来10年乃至终身的重疾风险,并且按约定保额赔付,让身患重疾失去劳动能力的投保人在几年内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市面上多数中长期重疾险产品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保费,让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虽然互联网渠道也有一些百元级别的重疾险,不过,这些重疾险大多是一年期,一旦这些产品停售,或者次年健康告知不达标,保障也难以为继。
年轻人对重疾险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些因素促使险企开始探求重疾险产品新的突破口。
低门槛上车中长期保障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居2025年榜首。实际上,在选购一款保险产品时,很多人最关心的因素往往也不只有保障责任,更多是价格。因此,想要催生重疾险的新需求,关键的是从价格端入手,降低重疾险入场门槛,让更多消费者能在年轻、核保容易的阶段“上车”。
找准了重疾险的价格“痛点”,行业也开始从重疾险的价格上下功夫。近日,腾讯微保联合太保健康推出了“百万重疾险(长期版)”。该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门槛低,30岁左右主力的投保人群,首年保费只要600元左右。如果是20岁的小年轻买,一年保费只要两三百块。
与主流长期重疾险产品每年保费固定不同,“百万重疾险(长期版)”采取了自然费率设计,保费每年会有变化。
相较于均衡费率,“百万重疾险(长期版)”的定价显然对年轻人更为友好。每月最低2.4元/月起,便可以撬动百万保额,并且还可享长期重疾保障。以26岁女性投保十年期保额50万的百万重疾险(长期版)为例,首年保费只需要475元,如果选择按月缴费,首年每月仅需43元,就可以获得一份保额50万元的长期重疾保障。
对于消费者来说,“百万重疾险(长期版)”是一款长期产品,无须担心断保风险,可以趁着年轻,在核保更容易的时候,用低费率先给自己安排一份中长期的重疾保障。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价格可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险企长期经营的风险。
多次赔撬动杠杆
市面上很多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在罹患疾病、获得首次赔付后,保险合同即终止,同时会留下病史,再次投保很容易被拒。
考虑到消费者的后续保障需求,“百万重疾险(长期版)”将130种重疾分为5组,用户间隔365天出险不同组别疾病时,可以进行多次赔付,并且首次确诊后豁免后续保费,即后续无需继续缴纳保费。通过多次赔付的方式撬动高杠杆。
在保障内容方面,除了恶性肿瘤—重度、急性心肌梗死、慢性肾衰竭等130种重度疾病。用户也可额外添加中度和轻度疾病保险金,获得包括肝叶切除、中度脑损伤、早期原发性心肌病等25种中度疾病,以及轻度脑中风后遗症、原位癌等50种轻度疾病的保险保障,重度、中度、轻度赔付基本保额比例分别为100%、40%、20%。
在服务方面,“百万重疾险(长期版)”提供了多项实用的健康增值服务,如绿色通道服务,可为用户提供全国3000多家医院手术预约和专家门诊预约服务、在线问诊服务,还为用户提供专业健康顾问7×24小时在线图文问诊服务、多学科专家视频会诊服务,汇集不同学科的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形成诊疗方案,让用户看病更轻松、更舒心。
此外,考虑到部分重大疾病治疗与康复周期较长,确诊后对用户的经济收入造成严重影响,新产品首次搭配了长期的失能收入损失保障责任,满足合同约定后,客户可每月获得1%基本保额的理赔金,最长可给付10年。
买保险只是开始,理赔才是关键。一直以来,腾讯微保直击“投保容易理赔难”行业痛点,通过不断创新线上理赔工具、完善理赔全流程,致力于为用户打造“简单透明、全程陪伴”的理赔服务。据了解,“百万重疾险(长期版)”已接入“微保安心赔”理赔服务工具。“微保安心赔”服务为用户提供贯穿从“投”到“保”全流程的理赔服务,包括责任解析、流程指引、热门问答、案例解读、人工帮办、争议协助等,让用户实现“清楚投保,明白理赔”。同时,“微保安心赔”流程规范,时效更有保障,用户在线即可完成理赔申请,全流程透明,让用户对理赔“心中有数”。
能否成为新趋势?
从产品数量来看,目前互联网渠道的自然费率中长期重疾险只是零星地出现和尝试,尚未形成主流。未来这样的产品设计是否会被更多险企模仿,类似“百万重疾险(长期版)”这样的产品是否会受到更多客户群体的认可呢?
业内精算师提示,自然费率中长期重疾险的保费水平随着被保险人的年龄和风险状况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这种模式类似于长期医疗险,初期保费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会有所增加。对于年轻人来说,通常健康状况较好,保费较低,在前期选购“百万重疾险(长期版)”这样的产品,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此外,年轻人可能更愿意接受灵活的保费支付方式。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百万重疾险(长期版)”的初期保费较低,可以提供基本的保障,同时避免因高额保费而无法承担的情况。
年轻人买保险不是“投资”,而是“风险对冲”。前述精算师预测,随着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理解的加深,以及对个性化保障需求的增加,此类产品可能会受到更多客户群体的认可。特别是年轻人和预算相对有限的消费者,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这种灵活且经济实惠的保险产品。此外,“百万重疾险(长期版)”还可以与其他保险产品结合,形成更全面的保障方案。例如,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调研数据显示,约62%的投保人对重疾险和医疗险的保障范围及赔付机制存在认知偏差,其中28%的消费者误将医疗费用补偿型产品视为收入损失保障工具。
回看整个保险市场发展脉络,强化重疾险的“经济补偿”定位,研究更加精确的风险识别和定价,设计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喜欢的缴费方式,皆是行业可以探索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