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存量拓增量 六部门合力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11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文旅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方案》聚焦拓展增量、深挖存量和瞄准细分市场,从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5方面部署了19项重点任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挖存量

《方案》提出,要加速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现代纺织、食品、绿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双百典型创新应用专项活动,打造百个标志性产品、百家创新企业和一批可体验可推广的新产品首用场景样板。同时,积极推广柔性化与定制化模式,实施“千厂千面”改造计划,建立“用户需求—智能设计—柔性生产”全链条数字化体系。在家电、家具、制鞋、箱包、纺织、化妆品等行业培育一批柔性制造工厂。

此外,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应用,推广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新工具。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品工业深度行,推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生产企业深度对接。鼓励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和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玩具、眼镜、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终端,以智能产品为载体提供娱乐、健康、陪护等生活服务。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建设智能家居体验中心、适老化产品体验中心、定制服装体验中心等,拓展多场景体验和增值服务。支持各地开发历史经典产业数字艺术品,建设数字博物馆和云博物馆。

在文旅消费方面,大力发展休闲和运动产品。面向赛事经济、户外经济、冰雪经济等新需求,加强多功能智能化体育健身器材、冰雪和户外运动装备等优质产品供给,发布体育优品推广目录。针对山地、水上、冰雪、汽摩、航空等新型运动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航空飞行营地、特色运动装备器材产业园,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公园等。

在推动健康产品创新发展方面,《方案》提出支持企业加强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膳食食品研发,鼓励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同时,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高效体外诊断设备等领域,拓展家用健康管理应用场景。在打造定制化产品上,推动旅游与康养相结合,开展中医药保健、药膳食疗等服务。

拓展增量

在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方面,《方案》从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积极推动消费品首发等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

具体来看,针对新兴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宠物周边、动漫、潮服潮玩等兴趣消费产品。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供给;拓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等汽车后市场消费,促进汽车租赁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孵化本土知识产权(IP),创新设计文创产品、动漫周边商品等,发展品牌授权,推出系列IP授权类产品。传统商超、购物中心、商业街设计改造时,鼓励引入“谷店”或集合型潮玩店。

首展首秀是今年促进消费的重点环节,《方案》支持开设消费品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举办首秀、首展活动,并提出要积极培育首发平台载体,提升核心商圈能级,建设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传播推介于一体的首发中心。同时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构建“线上+线下”产品首发矩阵,利用国际展会综合效应,推动“国潮出海”“首发出海”。同时,培育一批原创能力强的独立设计师及品牌工作室,在服装鞋靴、箱包、黄金珠宝、手表等领域打造国际轻奢、高端品牌。

在共享消费领域,《方案》也提出了明确方向,一方面,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在商超、医院、游乐园等公共场所推广共享轮椅、共享婴幼儿推车等模式;同时,建立健全共享产品服务质量认证体系,加快完善共享交通、共享物品等细分领域服务标准。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方案》的核心思路是“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用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文件不再简单“发券促销”,而是用 19 项任务系统打通“新供给—新场景—新需求”全链条,把消费升级转化为产业升级,把潜在需求转化为真实购买力。

精准匹配

《方案》提出的19条任务,在实施层面深度聚焦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提出要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

针对婴童群体丰富产品供给,《方案》提出要推动婴童产品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大力推广喂养护理类、出行装备类、户外运动类、教育玩耍类产品。遴选并推广婴童优品,鼓励电商平台建立专属入口,保障高品质消费需求。实施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针对学生群体加强优质用品供给,研发设计具有保护视力、肩颈、脊椎等功能的书写工具,推广个性化、模块化组合学习套装。推进电子信息产品视听友好技术改造升级,支持“传统文具+智能软硬件”融合,加快开发电子墨水屏笔记本、人工智能错题本、电子白板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支持推出系列IP联名文具等产品。

针对老年群体,要加强适老化产品研发设计,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监测设备等急需产品。面向老年人品质生活需要,推出兼具舒适性、功能性和时尚性的老年鞋服产品,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吸收的食品,功能型日化产品等。开展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电商平台、商超等设立银发消费版面或专区。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认为,《方案》是贯彻和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促消费政策,也是促消费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任务部署越来越具体化,强调了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的联动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和岳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