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200万份,《逃离鸭科夫》带给B站的不止流量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游戏旗下的Team Soda工作室研发的单机俯视角PVE搜打撤游戏《逃离鸭科夫》于10月16日上线。据Steam平台数据,截至11月2日,《逃离鸭科夫》销售量突破200万份,位居Steam最热玩游戏榜单第五,同时在线峰值达24.5万人。而口碑方面,此次96% Steam玩家给出好评。业内看来,《逃离鸭科夫》的“名利双收”离不开与B站用户高度契合,加之轻休闲的品类游戏本身很有增长点。但对于想在游戏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B站而言,要使游戏产品更趋多元化,加强自研IP孵化是其当下面临的重要挑战。

96%好评

《逃离鸭科夫》上线短短两周,除了收获破200万份的销售成绩之外,口碑方面也印证了它的受欢迎程度。

据Steam平台数据,截至11月2日,96% Steam玩家给《逃离鸭科夫》打出了好评。

图片来源:《逃离鸭科夫》官方微博、Steam平台

大部分玩家表示,《逃离鸭科夫》完成度高、内容丰富。在玩家陈然看来:“整体体验下来,感觉难度不高,容易上手,有些出乎预期。”

“出乎预期”的游戏体验离不开《逃离鸭科夫》制作团队对玩家意见的听取。据悉,该游戏50%的游戏设计都来自玩家的反馈和脑洞。

《逃离鸭科夫》的制作人陈建烽(Jeff)在游戏上线当天发布了《Jeff的一封信》。陈建烽在信中表示,“很多玩家对于游戏难度有不同的反馈,所以我们也在正式版里增加了不同的难度选择和自定义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喜欢鸭科夫的人能够享受游戏体验”。

而对于给到差评的部分玩家则表示,《逃离鸭科夫》前期仓库太小太考验物资规划、游戏视角奇怪。

业内人士认为,《逃离鸭科夫》验证了B站对“社区—内容—游戏”闭环的潜力:玩家在B站观看UP主试玩视频、讨论战术、产出二创内容,再回流到Steam购买与游玩。这种从内容社区导流游戏消费的生态闭环,可能成为B站游戏业务的独特竞争力。

弱竞争、强社交

在业内看来,B站的用户主要为年轻用户,这一群体与游戏消费人群高度重合。同时。B站用户以高创造力著称,游戏二创内容能快速扩散游戏热度,使B站游戏具备天然的“宣发飞轮”效应。

据B站2025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B站月活用户3.65亿,同比增长8%。每位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106分钟,而去年同期则为102分钟。月均付费用户达31.8百万,同比增长10%。

《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刘梦霏分析称,《逃离鸭科夫》作为一款轻休闲的游戏,非常贴合当下年轻人不喜欢强竞争的特点,品类本身很有增长点。

“《逃离鸭科夫》制作团队Team Soda很重视社群文化的营建,《逃离鸭科夫》的MOD工坊里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他们自己投递的,这种可以二创、造梗的特点与B站用户的喜好很契合。”刘梦霏如是说。

自研是道坎

然而,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尽管B站在近些年在游戏市场的声量不断放大,但缺乏稳定的规模化产品供给能力,“爆款依赖症”与“产品断层风险”并存。

纵观B站2019—2024年年度报告,2019—2021年,凭借《FGO》《碧蓝航线》等独家代理作品,收入稳定增长,游戏营收分别为35.9亿元、48亿元、50.9亿元。2022年,营收下滑至50.0亿元。2023年,由于缺乏新游戏上线及若干游戏收入贡献降低,营收继续下滑至40.2亿元。2024年,主要由于《三国:谋定天下》的带动,游戏营收增长至56.1亿元。

B站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游戏营收同比增加68.0%至33.4亿元,得益于《三国:谋定天下》的强劲表现和长青游戏《命运—冠位指定》《碧蓝航线》的持久魅力。

B站似乎也早已看到了自研的重要性。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B站就提出要开发自研游戏。时任B站副总裁、游戏业务负责人张峰向媒体公开表示,如果要长期可持续发展,游戏公司做自研是不可绕过的,自研是行业大趋势。

时隔两年,2021年,在B站游戏发布会上,《代号:依露希尔》《代号C》《代号:夜莺》《碳酸危机》《斯露德》《伊苏:梦境交织的长夜》6款自研游戏亮相。同年,自研游戏《蛇行武装》上线Steam。

公开资料显示,时至今日,《代号:依露希尔》国际服已上线,国内未获版号;《代号C》项目终止,团队解散;《代号:夜莺》测试后未上线;《斯露德》已停运;《伊苏:梦境交织的长夜》未上线。

2023年,B站在2023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精简资源,对自研游戏采取更具选择性的策略。调整后的策略将使公司保持精益并专注于优质项目。

对于B站游戏的未来,在刘梦霏看来,B站有自有的用户群体,不一定非要去挤占氪金类游戏的主流市场,“《逃离鸭科夫》的销量和口碑表现也许会让B站未来迎来更多有独立味儿、有表达的中小型游戏”。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商报记者第一时间向B站方面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华卓玛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