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智能时代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目前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业面临的以市场化法制化为方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当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对于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描绘企业及个人信用画像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热议。
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城市信用,正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利用对外开放大数据和AI能力以及“智能城市信用平台”的理念和架构,助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城市信用,并建设起完善的智能城市信用平台,城市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智能时代。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破解智能城市建设难题
利用海量多维数据彼此“对话”,让AI算法积木式输出,并凭借数字网关实现城市计算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城市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公共安全、商业、医疗等提供点、线、面结合的智能解决方案,京东运用城市计算平台,打造“城市操作系统”愿景的基础能力和核心产品。城市计算平台能够通过洞察城市的过去,了解城市的现状,预测和优化城市的未来,真正实现用数字科技打造一座数字与智能之城。
第一,城市计算平台利用时空数据模型解决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的难题,让海量多维数据能够彼此“对话”。现代城市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纷繁复杂,结构多样,标准也不统一,采集和归集都非常困难。城市计算平台将城市中万千复杂数据归类为6种时空数据模型,提高数据储存和管理效率;并结合20多种独特的时空索引方式,就像查字典找汉字一样,使时空数据查询速度相比常规索引方式提升了百倍。
第二,城市计算平台将时空数据AI算法进行模块化、积木式输出,提高算法复用率,解决不同场景下智能应用的开发问题。比如搭建的AI优化救护车站点选址的应用,可以将救护时间减少30%,从而挽救更多生命;通过优化火力发电机组,能够把能源利用率提升0.5%,如果在全国2000多台火力发电机组推广使用,一年可以为国家节约100亿元的燃煤消耗和污染治理费用。
第三,城市计算平台利用开放式架构和统一账户体系,兼容城市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智能城市服务商共同开发使用,包括云服务公司、智能硬件公司、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等。
第四,城市计算平台通过数字网关技术,利用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联合建模机制和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解决隐私保护的问题。数字网关技术先将城市计算平台落到各个部门,通过模型前置,各企业部门内部利用自己的数据经过模型计算出加密不可逆的中间结果,再将中间结果同其他数据结果融合挖掘数据价值,真正做到原始数据不用出户,最终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共联,让整个城市运营和公共服务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
AI助力信用城市项目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新型智能信用体系的建设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结合京东城市的时空数据处理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智能城市信用平台能够帮助政府可视化地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提升对社会信用的管控能力。
智能城市信用平台是京东金融在国内首先推出的人工智能信用服务平台,该平台集数据储存与处理、模型算法、应用搭建三大功能于一身,为政府、企业提供信用档案、信用诊断、信用风险预警等服务。以基于智能城市信用平台能力打造的城市信用地图为例,京东金融会基于5组数据、20多个维度的特征来计算信用的权重,且这5组数据的权重均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算出,而不是人为决定。
在此基础上,城市信用地图可以对企业做风险的预判,提前找到存在信用风险的企业信息,并具备高效的准确率。如果发现一些企业在一个区域里成片地出现问题,而不是个别问题,就可以倒推反思,是不是管理方式和策略有问题,通过挖掘信用背后的原因,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智能城市信用平台的模式是把政府、企业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同时接入京东第三方数据,给企业、居民和政府提供信用服务。与此同时,信用数据能够沉淀在智能城市信用平台上,帮助更加精准地计算各个场景里面的信用,整个过程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呈现。
智能城市信用平台的信用服务落地案例是“三坊七巷”信用街区。“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率先在国内打造的以信用为主题的街区。市民和游客能够在街区内享受信用租赁、信用支付、失物招领、信用商家和无人超市等丰富的信用服务,比如可免押金借雨伞等等。福州市使用“e福州”App和福州市推出的个人信用“茉莉分”,可以实现信用肖像的完整刻画,展现司法、政务、金融等各个领域的信用评价,最终为居民和商户带来这些便捷、高效的信用服务体验。“三坊七巷”信用街区同时也得到了新华信用的大力支持,以及京东金融研发的智能城市信用平台的助力。比如,在京东无人超市,消费者在微信或京东App上录入人脸信息后,通过扫脸验证即可进店。选定商品之后,通过无线射频完成商品识别,人脸验证走过结算通道,即可直接完成支付。针对信用较好的用户,京东无人超市同时可以提供打折、减免的优惠。
产业观察
画像辅助产业规划决策
当前,大数据成为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的有力手段,然而管理部门在城市治理中往往遇到数据壁垒严重、只了解各自部门业务的问题。基于城市多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城市画像勾勒出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位画像,帮助决策者及时了解城市运行状态,发现城市治理中的问题,预测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事先模拟选择最优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和效果。
城市管理部门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分析消费者数量走势、增速以及每个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偏好,全面立体地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有利于进行消费引导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环境画像则是通过对细粒度地理空间的实时检测、空气质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让决策者实时了解城市空气状况,发现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 / 林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