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质疑教培机构LingoAce逃避监管

“每天25分钟,欧美外教一对一,0基础娃带出英语思维。”近期,线上英语一对一重新在社交平台爆火。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后却发现,一家名为LingoAce、动辄万元一个课包的线上英语培训机构,虽然面向中国学生授课,但在销售课包时却以美元结算收款。在中国境内有公司的情况下,家长更是在付款后才通过付款信息发现收款方为境外公司。不仅如此,企业和销售人员从未向家长提供合同或收据,家长想要退课时机构还玩起“价格游戏”:购课宣传时按“基础课时+赠课”计算课单价,退费时则按“基础课时”扣费,课单价差20%。

律师指出,通过美元结算并使用跨境资金收取平台收取学费,可能构成规避境内预收费监管的行为。同时,若机构在宣传中使用误导性表述,涉嫌虚假宣传,应承担法律责任。跨境教育背后的收费乱象,正成为家长和学生难以避开的“消费深坑”。

北京商报

境内培训、美元结算

进入三年级,程雨第一次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是因为儿子的英语口音。“老师很温柔,提出孩子的笔试成绩很好,但作为一门语言,课上无法表达整句,部分单词发音有些特殊的口音,建议家长花些时间进行纠正。”其实儿子的英语表达问题,一直也是程雨的心病:绘本也读了,动画片也看了,可自己和丈夫的英语口语水平都有限,书面作业还好,口语确实难度大了些。经过商讨后,程雨和丈夫决定给儿子报名北美外教的在线一对一课程。

当天晚上,程雨就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相关信息,并向提供外教在线一对一课程的多家机构提出了试课申请。

然而,在随后的试课过程中,程雨的儿子很快因为频繁更换平台与外教老师而出现抵触情绪,最终,程雨一家根据已有试课情况选择了LingoAce的72课时外教在线一对一课包。

为了让儿子尽快开始上课,程雨与LingoAce的班主任沟通好课程安排后,便在LingoAce上支付了课程费用,该课程标价1512美元,完成实时汇率换算后为人民币10833.25元。

程雨对于美元结算的方式很是疑惑,因为在搜索LingoAce这家机构后,程雨看到“LingoAce中国”品牌所属公司为武汉领格教育科技公司,是境内机构。

除LingoAce外,另一家知名在线英语机构51Talk亦采用美元结算方式。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询问了51Talk销售人员。该销售人员表示,付款时会给家长发送合同和支付链接,家长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实际支付的环节会按实时汇率自动将人民币与美元转换。对于用美元支付的原因,该销售人员解释,51Talk为赴美上市公司,且美元汇率较好,所以用美元结算。

收款公司是境外机构

令程雨疑惑的不仅是美元结算方式,还有支付账单中显示为境外公司的收款机构。

程雨表示,支付完成后,她在自己的微信支付页面看到,这1万多元交易的收单机构并不是境内机构,而是一家名为Airwallex(Singapore)Pte.Ltd.的境外公司,其商户全称为PPLINGO PTE.LTD。

“Airwallex(Singapore)Pte.Ltd.看名字是一家新加坡公司。”按照程雨提供的支付信息,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Airwallex(Singapore)Pte.Ltd.是Airwallex空中云汇在新加坡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跨境支付、企业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而空中云汇则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境内的跨境资金收款、换汇平台。根据LingoAce的班主任介绍,LingoAce的总部位于新加坡。

天眼查则显示,PPLINGO PTE.LTD为LingoAce实际控制人,但并无境内其他信息。

“既然是在中国境内针对中国小朋友开展培训,企业在武汉有分支机构,为何钱要支付到境外?”程雨瞬间有些慌张。此前的搜索结果明明显示LingoAce在中国的公司为武汉领格教育科技公司,但她没想到这笔钱并非境内机构收取。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实行预收费监管全覆盖。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实行属地监管原则。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应全额纳入监管范围。

对于为何采用美元结算及由境外机构收单,LingoAce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由于公司业务覆盖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初期为统一处理全球用户的付费请求、简化跨国结算流程,并借助成熟的国际支付网络保障支付安全与效率,暂时采用了由新加坡实体通过国际支付服务商收款的方案。

LingoAce方面强调,该安排是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需求,属于同类业务模式中常见的技术选择,绝非意图规避中国监管。公司始终将合规运营视为生命线,从未也绝不会成为中国教育监管的“规避者”或“旁观者”,并将更快、更好地完成本地化合规适配。

数字经济学者刘兴亮认为,面向中国中小学生、有偿提供课外辅导(如语言培训)服务的机构,应纳入“预收费监管”制度。若机构通过境外平台以美元结算,且收款主体在新加坡,却面向中国学生招生并收费,这种做法可能存在规避我国监管的风险,不太符合我国对于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的精神。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孙宇昊指出,LingoAce虽然是跨境企业,但其面向境内中小学生提供外教课程,属于境内教育培训机构的范畴。因此,按照《通知》,其预收费也应纳入境内监管。通过美元结算并使用跨境资金收取平台收取学费,可能构成规避境内预收费监管的行为,不符合《通知》的规定。

LingoAce方面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并持续与法律及财务顾问保持沟通,以确保各项运营标准始终符合监管要求。然而,对于是否实行了预收费银行托管或设立了预收费风险保证金等关键问题,LingoAce方面未予正面回应。

没有合同、未见收据

令程雨更加不安的是,自己在LingoAce的App支付后,其App的订单详情中仅显示了充值产品的具体内容与支付的详细信息,并未显示有任何相关收据或消费合同。程雨点击订单详情页面的“查看收据”,但跳转后的页面显示“暂无收据”。与程雨对接课程的班主任也没有向她出示相关的课程购买合同。

“收款方不是境内公司、没有任何票据或合同,一旦课程或这家机构出现问题,我们家长和孩子作为普通消费者,退费、维权都会非常困难。”尽管班主任一再向程雨保证,机构已经开展多年教学业务,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程雨的心始终悬着。

对此,LingoAce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因国际支付系统存在技术原因,导致未能及时向用户提供符合境内标准的票据。目前公司已成立由财务、法务、税务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小组,正积极推进问题解决。在系统完善前,用户可主动申请收据。LingoAce还强调,用户持有或不持有收据都能够非常便捷地维护自身权益。

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志峰表示,如果双方没有合同及收据,会给交易相对方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没有合同及收据即没有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具体合同条款作为支撑,如果机构违约,存在因为缺乏合同条款而难以有效维权的可能。同时,合同和收据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确认的重要证据,如果缺失,可能会给维权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及风险。

退款扣费比购课均价高

在发现收款方为境外公司后,程女士向班主任咨询退课事宜,却发现了更为隐蔽的“价格陷阱”。

根据该班主任的说法,如果家长需要退课,就要用其实际支付的金额除以课包中的基础课时72节,得出课单价后,按此课单价将已经上完的基础课费用扣除,不收其他手续费。

但这样的课单价计算方式与支付前班主任给程雨介绍的课包课单价计算方式并不相同。

以班主任发给程雨的课包收费价格表为例,其课单价是按照“基础课+赠课”的总课时数81节来计算的。叠加“双11”优惠后,这款课包的总价为人民币10856元,按81节课均摊后课单价为134元/节。但事实上,其价格表最下方标注了“赠课不算”的字样,实际退课扣费时,需要用总价10856元除以基础课时72节,以大约151元/节的课单价扣除已上的课程费用。

也就是说,在前期宣传时,LingoAce为了显得课单价更低,将赠课纳入总课时均摊了总价;但退款时,赠课却不计入总课时,参与均摊的课时数减少后,课单价更高,扣去的费用也更高。

不只是LingoAce,在社交媒体平台,不乏学生家长吐槽,在线教育机构的前期宣传与实际退课存在课时费计算口径不同的情况。

类似情况在51Talk同样存在。以51Talk销售人员推荐的一款“双11”优惠课包为例,这款课包原价9999元,“双11”优惠价格为7999元,官网1V1的课时数为60节,赠送的1V1课时为106节,赠送的公开课为20节,总课时数为186节。该课包的宣传照片显示,单课时价格为43元/节。

该销售人员介绍,“双11”期间购买还会额外赠送12节1V1课程。购买课程后的一个月内可免手续费退款,需要扣除一个月内已上完的课的费用。但计算退课的课单价时,并非所有赠课都能被划入均摊范围,只有官网的60节1V1以及试课当日报名赠送的60节1V1被算入均摊,其余的1V1赠课和公开课不能计入。也就是说,已经上完的1V1课程需要按总价7999元除以120节的66.66元/节来扣除,比宣传图中的43元/节贵了约23元/节。

在超出一个月的免手续费退课期限后,51Talk还会额外收取25%的手续费。

此外,受课时费计算口径变换、汇率实时变动双重因素影响,一旦家长选择退课,实际到手的退款很可能低于预期,造成较大损失。

在不断追问之下,程雨终于明白了LingoAce的课包支付与退款细则。她直言,在咨询和试课期间,如果不是家长一直追问,销售并不会明确告知这些内容。如今,价值1万多元的课已经买了,想要避免自己遭受这些损失,就只能让孩子坚持把72节一对一课程全部上完。

对于课程购买与退费过程中出现的价格计算差异,LingoAce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注意到公众对其在课程单价宣传与退费计算中“口径不一”的讨论。为彻底解决该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公平,公司已启动对全部宣传物料、用户协议及退费政策的专项审查,力求实现信息透明、标准统一。此外,LingoAce也将加强对全体员工,尤其是一线销售与客服人员的培训,确保课程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孙志峰认为,如果事先进行了充分的释明,且退费方式与合同约定一致的,并不侵害消费者权益。但如果宣传推广时,使用误导性语言或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表述,因此引诱消费者购买服务的,涉嫌虚假宣传,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