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奥特曼等IP授权 金添动漫递表港交所

手握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等多个热门IP授权,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添动漫”)正冲刺港股IPO。10月20日,金添动漫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商证券国际和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依靠“IP+玩具”作为卖点,金添动漫近年来增长势头强劲,然而今年上半年,其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此外,金添动漫拥有的26个IP全部来自外部授权,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后续发展埋下隐患。金添动漫方面也坦言:“能否维持现有授权协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关系。”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转战港交所

作为国内首批将动漫IP与食品相融合的企业,目前金添动漫的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IP趣玩食品,拥有“添乐卡通王”和“TALA'S”两大品牌,产品线覆盖糖果、饼干、膨化食品、巧克力及海苔零食。

此次赴港上市,并非金添动漫首次叩响资本市场大门。2016年8月,金添动漫在新三板挂牌,但2021年1月8日主动从新三板终止挂牌。彼时,金添动漫董事会给出的原因为“根据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为了提高经营决策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从新三板摘牌后如今再度冲击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说明金添动漫已初步完成内部整合,进入可对外展示增长逻辑的关键阶段。有别于新三板,港股市场具备更高的国际资本认可度、更活跃的机构投资者生态以及更强的再融资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公信力,吸引长期资金支持其“IP+食品”创新模式的复制与出海布局,且港股对消费类成长型企业包容性更强,有利于公司以更高估值实现融资目标。

在新消费和IP经济助推下,近年来金添动漫增长势头强劲。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金添动漫营收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70.8万元、7522.2万元、1.3亿元。其中,2023年及2024年,金添动漫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1.41%、32.08%;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4.92%、72.82%。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金添动漫的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今年上半年,金添动漫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9.82%;净利润7004.1万元,同比增长13.45%。分品类来看,其糖果和饼干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7.75%、25.63%,但膨化食品、巧克力、海苔零食的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6.9%、19.8%、30.81%。

就港股上市的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金添动漫进行电话采访,被对方告知“目前不接受任何采访”。随后,记者向金添动漫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也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依赖外部IP授权

IP趣玩食品是以“IP+食品+IP赠品”呈现的复合形态,既能吃也能玩,形式有摆件、收藏卡、贴纸、徽章、手办及可食用玩具等。

相比零食本身,真正吸引消费者的往往是产品背后那些深入人心的IP形象。作为小马宝莉IP的忠实粉丝,动漫博主鸽宝Dove(化名)购买添乐卡通王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其IP形象。在消费者小冉(化名)的观念中,虽然IP形象才是添乐卡通王产品的最大亮点,但“零食+玩具”更是一加一大于二。

早早意识到IP趣玩食品的潜力,自2009年取得奥特曼授权并将其形象首次融入糖果产品开始,金添动漫便走上“IP+食品”的道路。目前,金添动漫已拥有26个IP,且全部来自外部授权,包括源于日本的奥特曼、吉伊卡哇、三丽鸥、柯南、蜡笔小新,源于美国及欧洲的小马宝莉、小猪佩奇,以及来自中国本土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猪猪侠、熊出没等。

其中,奥特曼作为金添动漫的第一大IP,2022—2024年收入逐年增长,且营收占比均超50%。但今年上半年,奥特曼IP收入同比下滑17.07%至1.95亿元,同期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奇、熊出没等IP收入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仅小马宝莉IP收入同比增长119.07%至1.01亿元。对于IP收入结构的变化,金添动漫方面表示,主要是其在策略上积极推动授权IP产品组合的多元化。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2024年,金添动漫IP版权费分别为2114.4万元、2457万元、3678.6万元;今年上半年,IP版权费为2001.6万元,同比增长21.9%。这意味着,三年半的时间里,金添动漫已花费超1亿元用在买IP或给IP“续费”上。值得注意的是,金添动漫的IP授权协议期普遍在1—3年,且需定期续签。据招股书,其中奥特曼IP的期限仅剩12个月。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金添动漫完全依赖外部IP授权且需定期续签,显示出其品牌护城河的脆弱性,一旦IP授权发生变化,无论是未能续签还是授权费用上涨,都将直接推高产品成本,影响供应稳定,甚至成为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我们可能无法续签现有授权协议。根据授权协议条款,倘若授权终止,除经IP所有者或授权方批准的抛售期外,我们或将丧失销售该产品的权利。我们认为能否维持现有授权协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关系。”金添动漫方面在招股书中坦言。

为降低风险,金添动漫也计划进一步丰富自己的IP矩阵,通过自主设计及采购新设计,开发自有IP。不过,从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金添动漫有高达99.5%的收入来源于外部授权IP。金添动漫在招股书中提到,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扩充公司的销售网络及销售与营销团队,扩充产能、升级供应链及IT基础设施;丰富公司的IP组合;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调整营销模式

渠道方面,金添动漫采用多渠道营销模式,整合经销商网络、面向零售商的直销以及电商平台。

线下渠道一直是金添动漫的主战场,截至今年6月30日,其通过超2600家经销商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多层级经销网络,触达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近年来,随着量贩零食店的崛起,金添动漫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正将战略重心转向零售商,并在优化经销商网络。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的经销商渠道占比正逐步收缩,由2022年的95.2%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5.1%。直销方面,金添动漫已与鸣鸣很忙及万辰集团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美宜佳、绿光派对及永辉超市等其他零售店合作,涵盖超市、IP主题快闪店、电商旗舰店、自动贩卖机等消费场景。2023年起,金添动漫的第二大客户就从经销商变为直销零售商;2022—2024年,金添动漫来自面向直销零售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5%、15.5%、33.1%,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43.2%。

与线下渠道相比,金添动漫电商渠道的发展则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金添动漫的线上渠道涵盖抖音、拼多多、天猫、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但去年电商收入占比仅为0.2%,今年上半年增长至1.1%。

江瀚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渠道战略长期聚焦线下分销与新兴量贩零食店,形成了路径依赖。“金添动漫的产品具备强IP属性及内容传播潜力,较为适合内容电商与兴趣推荐,但公司尚未构建起匹配内容电商逻辑的‘种草—转化’闭环。”江瀚进一步分析。

此外,金添动漫还有意布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金添动漫在招股书中提到,“计划在东南亚设立销售及营销团队,以深入洞察当地市场需求与消费偏好”,不过,目前尚未有海外布局落地。

詹军豪表示,金添动漫目前的“日美中IP矩阵”在东南亚市场有一定优势,但东南亚市场潮玩品牌竞争激烈,公司需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与消费习惯,加强本土化运营,才能充分发挥IP矩阵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王悦彤

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