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 Beijing Business Today

中国保信正式更名中国银保信 服务领域拓展至银行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李皓洁)面对监管体制改革和银行保险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保信服务领域也将覆盖银行业。9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保信”)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保信”),英文简称为“CBIT”。

中国银保信表示,这标志着中国银保信继建成保险业信息共享格局之后,将服务领域由保险业拓展至银行业,开启了服务银行保险业信息共享发展的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银保信前身成立于2013年7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银保监会直接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注册资本20亿元,总部设在北京。原银监会信息科技监管部主任谢翀达任职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目前,中国银保信已经规划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即“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加强银行保险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监管、服务市场。”

而对于如何推动建立银行保险业信息共享大格局,中国银保信董事长谢翀达近期在某杂志发表的《中国保信:新型基础设施推进银保信息共享》中提到,“未来一个时期,公司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找准服务监管和服务市场的切入点与着力点,抓住银行保险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有利机遇和广阔空间,建立数据共享新生态,探索业务发展新模式。”

在具体实施方面,除了加快推进银行保险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外,谢翀达还表示,将深化公司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引领、协调高效的业务架构和管理机制。面向市场探索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有市场前景、有核心优势的业务,构建结构化、模块化的产品系列,形成多点支撑的可持续业务发展格局。

对于此次中国信保的服务范围扩展至银行领域,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表示,从理论上看,不同行业的客户数据信息有所重叠,这在银行和保险业间的表现非常明显,所以此举有助于给客户更精准的画像。同时由于客户通常也需要跨行业的服务,此举也有助于中国信保提供综合型金融服务;此外数据在两大行业之间共享,更能约束客户的败德、失信等不良行为,降低金融服务的提供成本。

另外,“从历史和现实看,中国银保信成立以来,不断整合保险业数据资源,是多项保险业务的市场化改革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同时,聚合以及综合利用行业中金融公司各条业务线中的客户信息也具有市场需求。因此,此举有益于进一步夯实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的数据基础,从而改善消费者福利和公平状况、降低金融运行成本并有助于建设诚信社会。”王向楠补充道。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银保信已建和在建平台达到10余个,各类系统100多个,覆盖约11亿消费者。据中国银保信官网显示,该公司已成立税延养老平台、保单登记平台、车险平台、农险平台、健康险平台、电子化项目、保险中介平台、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系统8大平台。

例如,税延养老平台采取"总对总"方式可与税务系统、保险机构对接,提供账户管理、信息查询、税务稽核等服务。而全国车险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为全行业机动车辆保险的生产平台,该平台解决了原有分散平台导致的数据割裂、标准不一等问题,为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