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家餐厅、30多种菜系 最新北京米其林餐厅全名单来了,你去过几家?
备受关注的米其林指南再次更新。10月12日,2024北京米其林指南发布,获得推荐的105家餐厅覆盖了30余种菜系,不仅诞生了全球首家潮州菜米其林三星餐厅,还迎来16位新面孔,进一步丰富了榜单。其实,随着近年来指南进入内地,对于其迭代率的质疑亦随之而来,米其林方面则认为稳定的优质餐厅理应上榜。在业内人士看来,米其林仍在不断探索中国市场,在市场本地生活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通过本土化和数字化不断扩大指南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其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星餐厅扩容 16家餐厅最新上榜
10月12日,最新版的北京米其林指南出炉。根据2024北京米其林指南显示,推荐餐厅总数共为105家,其中包括新荣记(新源南路)、京兆尹和潮上潮(朝阳)3家米其林三星餐厅,京季和屋里厢2家二星餐厅,以及28家一星餐厅、20家必比登推介餐厅、52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发布会期间,米其林还颁出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侍酒师奖和服务奖3项个人奖项。
从今年的榜单来看,新增了不少新鲜血液。榜单推荐105家餐厅,覆盖三十余种菜系,其中最新上榜的餐厅包括16家。值得注意的是,时隔两年再次迎来一家新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潮上潮(朝阳),该餐厅也是去年的米其林二星餐厅。在新版北京米其林指南的一星餐厅名单中,除了蝉联星级的25家餐厅,3家餐厅新获米其林一星。它们是从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晋级的迦达花园和茉餐厅,还有第一次上榜的兰斋。另外,2家餐厅首次进入必比登推介榜单,13家首次出现在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名单。
同时,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侍酒师奖和服务奖3项个人大奖颁出。根据主办方方面表示,上述奖项旨在发掘美食的同时,表彰活跃在北京餐饮业中的杰出人才。其中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是为表彰拥有卓越天分和潜力的年轻主厨而设立的。米其林指南服务奖表彰并鼓励行业中能力出众的专业人员。米其林指南侍酒师奖则专为表彰餐饮业内才华横溢的侍酒师,其获奖的分别是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曲廊院的李展旭,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新长福的向锦阳,新上榜的米其林一星餐厅兰斋的李晓龙。
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格温达·普勒内克(Gwendal Poullennec)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餐饮业不乏多省市菜系的代表性餐厅——或是新秀崛起,或是持续精进,例如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菜系。从深厚的烹饪传承中走来,这些餐厅成为各个地域的美食大使。新版北京米其林指南涵盖30余种菜系,歌颂北京餐饮生活的广博与精彩”。
进京五年 尝试加入多元化菜系
从今年榜单来看,的确出现了不少新鲜血液。但是也可以看到,近几年的榜单中有不少餐馆连续上榜,这也使得出现整体榜单的迭代率并没有这么高的声音。
对此,米其林中国副总裁、市场部总监高嵩也表示,许多餐厅连续上榜,这证明了他们品质和服务的持续稳定性和高水准。当然,米其林指南也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体现着当地餐饮的丰富演变,进入北京五年来,入选的菜系也越来越多元,已达30余种。
其实,2024北京米其林指南的改变也意味着米其林对于中国市场的探索仍在继续。在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看来,米其林指南起源于法国,进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并不算长,对于不同市场的餐厅更是需要一个了解和探索的过程。从其不断丰富指南的举动不难看出,米其林指南正在建立更加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并逐步拓展在内地市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持续创新 优化本土评选体系
无论是从奖项、新晋城市还是菜系维度,米其林指南一直在努力求新求变,而这与当下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激烈的竞争有着很大关系。就目前国内的几大本地生活平台而言,美团、携程美食林等都在这个市场深耕,而这似乎也为米其林带来了一定压力。
对于此类竞争,高嵩也表示,就米其林而言,拥有一套全球统一的标准,以及全职、专业的评审员,以确保全球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同样的高质量美食体验。其实,米其林关注的不是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而是希望通过持续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多高品质的餐厅与美食,体现不同目的地餐饮的丰富演变。
文志宏指出,对于米其林指南而言,保持客观中立的评价是其维持公信力的核心所在。同时,本土化也是米其林提升权威度的核心之一,由于各地市场存在差异,将国外餐厅的评价体系照搬放到中国市场不一定能完全被市场所认可,不断优化评价标准同样是米其林需要做的。另外,中国市场中不乏背靠数字化平台的榜单,虽各榜单的定位有一定不同,但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能够更好地帮助米其林深耕中国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 张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