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24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电信诈骗当休矣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电信诈骗正在被强力围堵。8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8月18日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宣布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以来,围绕相关地区的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问题,整治工作持续开展,8月23日-26日的4天内,已有多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具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共和国大使馆(以下简称“中国驻缅大使馆”)官网日前发文,又有5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仰光国际机场由缅甸警方移交给中国警方工作组押解回国。

图片来源:中国驻缅大使馆官网

更早一点,中国、泰国、老挝三国驻缅甸大使馆于8月22日进行三方会晤,协调打击赌诈问题,接着自8月23日开始,陆续有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其中8月23日6名、8月24日5名、8月25日8名。至此,中国驻缅大使馆已经披露了24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的消息。

另一方面,各地公安机关也在紧锣密鼓地对辖区内位于境外的涉诈人员进行劝返、押解。据江西公安8月27日消息,江西公安于8月26日从柬埔寨押解1名电诈嫌疑人回国,同时解救带回1名被困赌诈园区的江西籍人员。同日,浙江警方也从缅甸顺利押解5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返回杭州。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近年来,电信诈骗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酿成了非常多的悲剧,打击电信诈骗一直是近几年来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境外涉诈人员押解回国是电信诈骗整治行动的重要延伸和拓展。在这种背景下,跨境电信诈骗打击力度强化,首先便增强了市场信心,可以视作打击电信诈骗的标志性进展。

“其次,押解境外人员回国,对于相关不法分子、尤其是境外开展电信诈骗人员予以了警示。在过去,这类群体往往因身在国外而抱有侥幸心理,通过各类非法渠道转移资金后逍遥法外,现在通过跨国执法将其引渡回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震慑作用。”王鹏分析称。

在8月26日的最新押解行动中,中国驻缅大使馆同样强调,此次行动彰显了中方同缅甸等相关方联合打击诈赌犯罪的坚定立场。各方将以更紧密的合作、更主动的攻势、更专业的行动,严厉打击本区域诈赌犯罪。

基于消费者对于电信诈骗的深恶痛绝,近期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的相关话题也引来极高的讨论度。在公开社交平台上,大量网友表示“严惩不贷”“一个也不能漏掉”“严厉打击赌诈犯罪,任重道远”,也有不少曾经遭遇电信诈骗的用户分享了自己的受骗经历,提示其他人加强防范。

电信诈骗的衍生犯罪同样不容小觑。一方面,国内人员被以高薪骗至缅北从事电诈的报道屡见报端;另一方面,为了完成涉诈资金转移,不法分子在境内操控“下线”,通过租借电话卡、银行卡等方式,让大量人员陷入帮信罪泥潭,其中有人知法犯法,也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了眼前的利益触碰法律红线,后悔莫及。

王鹏指出,作为一种主要的新型犯罪形式,电信诈骗及其衍生犯罪严重侵害了用户权益,也极大地扰乱了境内金融秩序,对于这类犯罪的打击势在必行。电信诈骗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也对想通过这类行为赚取不法佣金的境内用户起到警示作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境外犯罪团伙被“一锅端”。

此外,王鹏强调,用户始终不能放弃对电信诈骗的高度警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涉及资金往来的情况仍要加强防范,不随意向其他人提供个人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