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普惠保险、赴乡镇展业,多地监管为保险中介“指路”
在监管“长牙带刺”的要求下,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引起了各方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地监管对当地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了“指路”。如3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表示,指导保险中介机构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建立从业人员赴乡镇展业补贴机制。
此前,为解决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监管部门将一些“三无”机构作为清虚对象。“大浪淘沙”之后,保险中介机构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成为业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沉乡镇
一直以来,保险中介机构是保险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为保险业贡献了超八成的保费收入。
但是庞大的保险中介市场也存在着经营粗放等问题,在监管“长牙带刺”的要求下,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引起各方的关注。
近期,多地监管对当地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了“指路”。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主办的黑龙江保险中介行业工作交流会成功召开。十余家保险中介机构围绕黑龙江保险中介市场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工作交流。
在具体的发展举措方面,3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表示,指导保险中介机构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联合辖内保险公司共同研发专属疾病保险,将投保年龄扩大至70岁,并向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恶性肿瘤、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专属保障。此外,依托从业人员众多、服务地域广泛的自身优势,建立从业人员赴乡镇展业补贴机制,根据销售件数给予从业人员相应展业活动经费和销售奖励。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保险中介机构来说,乡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国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保险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保险中介机构有望在乡镇市场取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此外,乡镇市场的保险渗透率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潜力。保险中介机构若能有效拓展乡镇市场,将有利于提升保险覆盖范围,增强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
快速变革的中介市场
近两年,为解决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监管部门将一些“三无”保险中介机构作为清虚对象,清退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保险中介机构;清理对分支机构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挂靠”等行为的法人保险中介机构。
如今,在监管引导下,保险中介市场的清虚取得了明显成效。余丰慧表示,保险中介市场的乱象得到有效整治,清除了许多不合规的机构,提高了市场整体质量。通过对“三无”“加盟制”“兼业不兼”等机构的清理和整顿,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不合规的保险中介机构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呈现出规范化、专业化的趋势。
市场整顿后,摆在保险中介企业面前的新课题是,“大浪淘沙”之后,保险中介机构如何才能站稳脚跟?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中介机构要守住合规底线、发挥专业价值、聚焦客户需求、深耕细作,方能突出重围。
比如,面对相对下沉的乡镇市场,余丰慧指出,保险中介机构在展业中,可以结合乡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与保险公司共同研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保险中介机构在乡镇进行宣传活动时,应遵循诚信原则,不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和效果,避免误导性宣传。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从业人员进行合规培训,防范潜在的违规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