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聚焦“建设数字友好城市”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上千名嘉宾参会。

城市作为技术变革与政策创新核心载体,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协作的关键力量。开幕式上,北京正式携手来自欧洲、北美、亚太、中东及拉美等五大洲的40余个核心伙伴城市,共同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

主办方供图

据悉,“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智慧城市应用等关键议题,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共建、数字治理创新等实践。

从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次提出“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到2024年北京市联合首批成员启动“六项行动计划”,再到今年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进一步彰显了北京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理念和创新路径的实践精神。

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近年来,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整体协同。

刘烈宏进一步指出,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发挥数据要素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加强技术与机制的协同创新,打造集约、统一的数字底座、数据平台。建立并完善城市智能中枢,一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设施互通、数据融通、平台连通、业务贯通。推动跨领域、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业务流程再造,治理规则重构。

同时,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突出应用导向,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城市治理理念、服务能力的跃升。提升应急发现、决策、响应、处置能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要注重城市服务普惠包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全域覆盖、全民友好、全时响应。

此外,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要深入推进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把握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汇聚,结合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中、场景丰富等优势,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本届大会设置“1+6+N”框架,即1场开幕式、6场主论坛、多场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